太和大健康產業博覽會

本屆展會規模預計展出面積6萬平方米,展出超10萬個品規的中藥材、中藥飲片、保健品、器械耗材及大健康產品,覆蓋全產業鏈。依托安徽太和醫藥的流通網絡,構建覆蓋原料、生產、流通、終端的全產業鏈平臺,通過資源整合推動醫藥產業集群化發展,為上下游企業提供一站式交易平臺,助力參會者高效對接供需。
權威背書,強化品牌影響力
政府部門、協會組織、百強工業、品牌工業、健康食品行業領袖企業、百強連鎖、主流連鎖、藥店聯盟、優質單店、華東地區連鎖藥店組團,政府相關部門(發改委、商務部、食藥監總局、衛計委)高層領導蒞臨指導,非處方藥物協會全程指導,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、中國健康產業發展聯盟、中國創新藥物企業聯盟、中國藥店管理學院、中國藥店發展促進會、中國藥店非藥品聯盟等全國性協會組織高層領導蒞臨現場。
社會責任:展會同期舉辦“青少年脊柱篩查公益行動”“基層診所賦能計劃”等活動,將商業活動與社會效益深度結合,提升公眾認可度。
- 展示范圍
中藥材及中藥飲片類:各種中藥材原料以及經過炮制加工的中藥飲片,如人參、黃芪、當歸、枸杞、熟地、川芎等。
醫療器械及耗材類:診斷設備、治療設備、康復設備、手術器械、醫用耗材等,像CT、MRI、B超、血壓計、血糖儀、注射器、輸液器、醫用口罩、防護服等。
保健品與大健康類:包括各類營養補充劑、保健食品、功能性食品等,如維生素、礦物質補充劑、魚油、蛋白粉、蜂膠、靈芝孢子粉等。
康復理療設備類:如按摩椅、理療床、艾灸儀、熏蒸設備、康復訓練器械,用于輔助康復治療和日常保健。
制藥機械與包裝設備:如壓片機、膠囊填充機、灌裝機等生產設備,藥瓶、鋁箔、泡罩包裝等包裝材料,以及自動化生產線、機器人分揀系統等智能裝備。
- 同期活動(擬)
- 開幕式文藝演出
- 健康醫藥C端電商發展論壇
- 太和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展
- 保健品醫療器械展
- 五大銷售分公司促銷讓利活動
- 醫藥產業發展論壇
- 中醫藥傳承創新峰會
- 參展收益
- 新品發布與創新產品評獎:與全國乃至全球新品、新技術一起引發產業的高度關注,參與創新產品評選。
- 與客戶直接對接:接觸到企業決策者和研發工程師。
- 明星效應:與國內外同行業領導廠商同臺展示,切磋技術。
- 宣傳推廣:提供新品宣傳、一對一采訪專稿推廣、微博微信推廣、廣告宣傳等大范圍、高密度的強勢宣傳,拓展更多的商業機會。
- 立體服務:整合媒體資源,從展會前瞻、展期報道、展后跟蹤來為展商提供立體服務。
- 目標定位:力爭辦成行業領先,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年度盛會。
- 關注國內自主創新的企業成長;為國內成長性企業拓寬國際國內市場渠道提供平臺。
- 訂單增長:匯聚全國藥企、采購商及國際買家,為企業提供直接對接市場的平臺。
- 中國及亞洲觀眾工作全面邀請
經銷商、代理商、加盟商、貿易公司及保健食品專供中心等。
全國華信館/采購商、進出口貿易公司、行業協會、療養院、科索沃機構及技術和高級管理人員等。
- 日程安排
展覽時間:2026年4月8(周三)-10日(周五)(9:00-16:00)
撤展時間:2026年4月10日(周五)(12:00)
- 收費標準
| 國內 企業 |
標準展位(3m*3m=9㎡) | 5000¥/9㎡/展期(單開口) 6000¥/9㎡/展期(雙開口) |
| 空地(36㎡起租) | ¥600元/㎡ (無任何配置,自行設計搭建) |
|
| 標準展位配置:企業名稱標準楣標、—張洽談桌、兩把座椅、兩盞射燈、垃圾簍一個、500w插座一個。 | ||
會刊規格為210MM×140MM,廣告費用需一次性結清,未參展企業,亦歡迎選擇。
| 廣告位置 | 封面 | 封底 | 扉頁 | 封二封三 | 彩色跨版 | 彩色內容 | 文字介紹 |
| 費用 | 30000元 | 20000元 | 12000元 | 10000元 | 8000元 | 5000元 | 2000元 |
展區內外部分廣告位展會期間對展商開放,歡迎訂購 。未參展企業,亦歡迎選擇。
| 類型 | 入場券 | 參觀證 | 花籃 |
| 費用 | 5萬元/10萬張 | 1.5萬元 | 200元/個 |
- 參展程序
- 參展單位請詳細填寫《參展申請表》,并加蓋公章后傳真或交寄至大會組委會。
- 企業報名后5個工作日內將參展費用匯入大會組委會指定帳號從而確定展位。
- 展位、廣告等由組委會統一安排,“先申請、先付款、先分配”,協辦單位可優先安排。
- 不可抗拒的因素如自然災害、政府行為、社會異常事件等,組織單位可以延遲或取消展會。
- 特別提示:所租用展位嚴禁轉租、轉售展位。不準展出假冒侵權產品,以及在展廳內現場零售展品或出售其他商品。一經發現組委會將取消參展資格,展位費用不再退還。不準在通道上堆放物品。
- 聯系方式
聯系人:李靜
手 機:16697810116
郵 箱:2760693732@qq.com
(expo發布by 李靜, 查看李靜的全部文章)